读我国某市1978~2008年30年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回答题。1988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有关该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年间该市的农村人口数量逐步减少是因为人口出现负增长 |
B.自1978年以来该市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在提高 |
C.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 |
D.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压力增大 |
1998年以来该市农村人口减少的可能影响因素是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④城市就业机会多 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读A、B、C三幅图回答回答下列问题。能够观察到图A所示自然景观变化现象的考察线路是( )
A.甲线 | B.乙线 |
C.丙线 | D.丁线 |
图A四地中,气候特征与图C相符的是( )
A.(1)地 | B.(2)地 |
C.(3)地 | D.(4)地 |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右图示意M国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我国需求 | B.增加当地就业 |
C.提高技术水平 | D.拓展国际市场 |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A.美国 | B.法国 |
C.澳大利亚 | D.日本 |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这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制造业技术先进 |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
D.降低生产成本,潜在市场广大 |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现已开始调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 |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
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 |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 |
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 |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鱼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等。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尼罗河口三角洲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