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45万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25万 |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
30万 |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
35万 |
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5万 | B.30万 | C.35万 | D.45万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 B.资源状况 | C.人口文化素质 | D.生活消费水平 |
读图的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分布图,回答10~11题。图中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b两区域为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②a、b两地区养牛业都很发达
③c、d两地区的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④c、d两地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该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7~9题。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
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
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
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
如图所示:P、Q为某日晨昏线n与北半球某纬线m的交点,经度差为1200.已知此时W点的地方时为12点且此日以后W点将向P、Q的中点O移动,据此完成5~6题。该日,P的夜长是
A.6小时 | B.8小时 | C.18小时 | D.16小时 |
当W点与O点重合时,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A.570 | B.170 | C.430 | D.00 |
该图是某群岛白昼长短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该群岛大致位于
A.66°34′N | B.70°N |
C.85°N | D.85°S |
该群岛上,七月份炊烟飘扬的方向是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读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2题。
M城气温比周围气温高的原因
A.谷地、地势低 | B.河流调节作用 |
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 D.地热资源丰富 |
若图中有大河,请判断大河流向
A.由西向东 | B.由南向北 |
C.由北向南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