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全国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回答题。
|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亿) |
10年人口 增长(%)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
城市化水平(%) |
第五次 |
12.7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 611人 |
36.2 |
第六次 |
13.4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 930人 |
49.7 |
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 B.10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
C.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B.10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关于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军事、宗教等因素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增强 |
B.自有城市以来,科技和旅游一直是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
C.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是影响城市区位的永久性因素 |
D.政治、交通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
城市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A.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 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
某城市计划建设一个化工厂,图中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一种是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B.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
C.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市中心 | D.城市商业网点不断增 |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
C.工厂向郊区迁移 | D.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交通条件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