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常言道: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舒的季节,是充满活力的季节。柳条生出星星点点的嫩绿色,小草们迫不急待的从土里钻出来,迎春花羞涩着展开了她那淡黄色的衣裙。耳边传来小鸟们清翠悦耳的声音,它们也在为春天的到来而歌唱吧。
古诗文默写。
(1)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
(2),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6),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7)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1)这首词的题目是。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教子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①,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②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③。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④,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⑤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⑥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⑦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⑧!(选自《颜氏家训·教子》)
【注释】①中庸之人:中等智力的人,普通人。 ②节:约束,限制。 ③匮:柜子。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柜”。 ④稚:儿童。 ⑤笞(chī):用竹杖、荆条打。 ⑥恣:放纵。 ⑦诃:同“呵”。怒斥、喝斥。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下愚虽教无益(好处)邑人奇之(认为……奇特) |
B.师保固明(本来)处处志之(做记号) |
C.宜诫翻奖(反而)互相轩邈(高大) |
D.导习之矣(引导)动心忍性(使……坚韧) |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河曲智叟无以应 |
B.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义不杀少而杀众 |
C.骄慢已习,方复制之吾妻之美我者 |
D.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对于一般人,不早教育就不会明白事理。 |
B.作者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及早进行,即使没条件胎教,也要在“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加教诲”,而不能等问题出来才教育。 |
C.作者认为赞誉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灾祸,“笞罚”是唯一的好方法。 |
D.本文针对当时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方法。处处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言辞恳切,极其感人。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诚哉斯语!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未选择的路》借写自然之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
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主要是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 |
C.《沁园春·雪》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论史结合得浑然一体。 |
D.《兼葭》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即反复用典。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风筝》《故乡》《孔乙己》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C.《给巴特勒的信》《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都是法国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