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国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 508个大小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全国有400多座火山,又被称为“火山之国”;该国还是世界上土壤最肥沃的地带之一。右图是该国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国家馆,层叠的竹竿作为外墙和房顶,17米高的瀑布飞流而下倾洒在场馆的中心,美不胜收。
材料2:下图为埃及简图。

(1)材料1中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情况,材料1中的国家比较适合发展①~④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类工业。

(3)对比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和材料1中国家的土壤肥沃的不同原因。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中两个国家地形、气候的主要差异。
(5)材料中的两个国家人口分布有哪些的共同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ABCD E F
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晨线,日期为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若DF为昏线,此时为(节气),此时北京时间为时。
(3)在丙图中绘出当甲图DF为昏线时的光照情况(绘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标出夜半球)。
(4)在已绘好的丙图中,在晨昏线上准确标出昼长为8小时的点①和夜长为4小时的点②。
(5)为了使32°N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当ED为晨线的这一天,应将乙图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管平面与楼顶面之间的夹角调整为
(6)太阳能量来源于()(2分)
A.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B.氦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7)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B.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C.太阳辐射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所有能源
D.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8)当E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B.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船舶顺风顺水
C.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D.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根据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A、C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B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__;D昼长为______________。
(3)A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B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4)B在C的____________方向,D在B的______________方向。
(5)此日下列城市白昼最短的是()
A.长春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6)此日前后,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低 B.非洲热带热带草原的动物已向北迁移
C.罗马正处于多雨期D.我国塔里木河正处于丰水期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新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C附近曲线表示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流域农产品(如葡萄和哈蜜瓜等)品质优良,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请你谈谈新疆农业的发展方向。
d地石油资源储量丰富,该处地质构造类型最有可能是(背斜、向斜或断层)。我国正重点开发这里的石油资源,请你简要评价该地开发石油资源的条件。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中北部地区的突出地形特点及形成原因。
请说出任一条经过乙区域的铁路交通线名称,并说明该铁路的重要意义。
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指出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在发展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