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题:某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计划利用甲地的原料,在①②③④四地点中选择一处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乙地。经观察,四地生该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综合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该厂布局最适宜的地点分别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④地若在上述选定的地点建厂,下列四种工业部门中,最适合发展的是( )
A.普通制鞋厂 | B.甜菜制糖 | C.核电站 | D.精密仪表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示意图,回答问题。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③该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图中的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1956—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195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
C.1976一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 B.低温冷害更严重 |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 D.洪涝灾害更频繁 |
该图是“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
C.园艺业比重增大 |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
C.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法国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问题。该地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光热条件差 | B.水资源贫乏 | C.耕地不足 | D.人口稀少 |
解决本地区能源问题的最优途径是()
A.西气东送 | B.利用煤炭发电 | C.利用秸秆 | D.开发小水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