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题: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图中,③区( )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 B.常住居民最多 | C.内部分区明显 | D.环境质量最差 |
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A.学校、体育馆 | B.消防车库、城市雕塑 | C.政府机关、停车场 | D.超市、文化馆 |
①、④是住宅用地为主的卫星城,造成它们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
A.与市中心的距离 | B.自然环境条件 | C.基础服务设施 | D.交通通达度 |
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
C.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均消费水平无关 |
D.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主要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主要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高的经济收入 |
C.更多的休闲时间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l反映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读图1结合材料,完成1—2题。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期 | B.20世纪40年代 |
C.20世纪末期 | D.20世纪60年代 |
该国在20世纪末期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关于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正确的是()
A.“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体现了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的指导思想 |
B.“三同步”“三统一”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
C.“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是为了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
D.“谁污染谁治理”要求对更新资源永续利用 |
读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判断23~24题。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危害 | D.洪涝灾害 |
做好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
B.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
C.保护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
D.搞好矿区复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