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备受公众关注的新时期“广东精神”表述语征集 活动成果正式“出炉”。 广东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铸就了“厚于德、诚于 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新时期广东精神,既体现广东的传统,同时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 要求,成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强大精神动力,引领幸福广东的建设,不断满足人民 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情况
城乡居民收人(元)l |
||||||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
固定资产 投资(亿元) |
社会消费 零售(亿元) |
进出口 (亿美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人 |
|
总额 |
172840 |
114187 |
72669 |
13549 |
9757 |
3078 |
增长 |
111% |
25.0% |
182% |
431% |
10.2% |
12.6% |
注:在进出口总额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
材料二
注:CPl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l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结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10分)
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上半年 |
财政收入 |
18.5 |
24.24 |
31 |
23.1 |
11.7 |
30.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
10.33 |
12.09 |
17.24 |
14.47 |
8.83 |
13.63 |
材料二:2010年10月15 - 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美丽转身。
(1)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美丽转身”?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下列语句分别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因材施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以人为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尝尝梨子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属于哪种派别?
(2)两种派别的根本观点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