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剧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应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初期 |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
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看到右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为半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 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 |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 |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一方有难,八方支持,但中国政府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世界贸易组织 |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2007年在中国举行 12.13 —南京大屠杀 70 周年纪念日前夕, 12 月 8 日日本《产经新闻》 头版头条标题竟然为“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作为学生的你,为驳斥这一观点,你应该拿出强有力的证明材料,予以驳斥。这些材料应包括
① 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② 当年驻南京外国记者的记载
③ 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④ 当时留下的新闻照片和报道等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