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认为,“一个没有必要知识的人却被任命去驾驶一条船或带领军队,他只会给那些他所不愿毁灭的人带来毁灭,同时使他自己也蒙受羞辱和痛苦”。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A.韩非子:“废常尚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
B.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
C.墨子:“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
D.黄宗羲:“缘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
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
“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基于这一思想,阿里改革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 B.保护民族工业 |
C.发展机器生产 | 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
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 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③他和他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 | B.农田水利法 | C.方田均税法 | D.均输法 |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明治天皇励精图治,而光绪帝未能掌握实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