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酷,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位记者描写的战役是指1916年最残酷的战役(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 B.偷袭珍珠港 |
C.日德兰海战 | D.凡尔登战役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在一百年前,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大浩劫,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那么当时引爆这场“大浩劫”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 B.德国进攻波兰 |
C.日军偷袭珍珠港题 | D.凡尔登战役 |
下列三幅地图,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①③② | D.②①③ |
历史课上,九(1)班同学举行“我最崇拜的发明家”评选活动。老师要求每个同学把手中的那一票投给四位候选人中的任意一位。投票结果如下:
发明家 |
爱迪生 |
史蒂芬孙 |
卡尔本茨 |
瓦特 |
得票数 |
18 |
14 |
10 |
8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在本次评选中总得票数是多少( )
A.12票B.22票 C.28票 D.32票
某部史书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这种变化的因素有()
①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②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③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美国大力扶持,刺激经济繁荣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