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6月5日召开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人居环境”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部副部长高世楫认为,中国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然伴随巨大的人口跨区流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出现人类历史上没见过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据此回答题。
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

A.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B.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C.繁荣城市第三产业
D.加大城市交通压力

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严格限制农民进城
B.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控制规模
C.只允许进入小城市,不准进入大城市
D.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满足农民进城居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科技水平→获取资源数量→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环境人口容量
C.科技水平→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的获取
D.人口文化→环境人口容量→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

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
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B.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
D.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