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 B.“九二共识”的达成 |
|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
| C.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
《全球通史:第21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文中指出:“李沃夫公爵及其部长们坚认,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但在政治上却是自杀性的。”材料所述相关内容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 A.二月革命 |
B.《四月提纲》的发表 |
C.十月革命 |
D.巴黎公社成立 |
《工业革命定义之争》一文中指出:“不少学者倾向于把18 世纪80 年代作为变革的起点,……工业经济的迅速变化仿佛从天而降。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工业革命被定义为1782 年开始的经济大变革。”“英国工业革命被定义为1782 年开始的经济大变革”是指()
| A.工厂制推广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和英国经济的发展 |
| B.联动式蒸汽机广泛应用并推动各工业领域的革命 |
| C.机床的发明和标准化生产使机械化生产迅速普及 |
| D.蒸汽机车的鸣叫声这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
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
| A.总理与皇帝共同执掌行政权利 |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十分的激烈 |
| C.共和派在两院占据压倒性优势 |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 |
普罗泰戈拉是伯利克里的挚友,古代雅典最受人尊敬的“智者”。但其晚年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其主要原因是( )
| A.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
B.提出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 |
| C.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改革 |
D.首次提出了“知识即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