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多党合作制度 | D.政治协商制度 |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 A.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
|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 D.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
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有历史学习小组讨论俄国农奴制改革,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他们这么认为的原因有()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81年被刺杀身亡,在刺杀者中有着民粹派的人员,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 A.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
| B.痛恨沙皇专制制度对农民的剥夺 |
| C.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
| 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
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有下列推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 D.缺乏民主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