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龙头”,生产的线装书得到“国书”的美誉。 ——《扬州晚报》(2011年10月4日)
材料二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及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一项科技发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项发明的历史
作用。
(3)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发明与材料一中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这种遏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美苏冷战的宣言书。
材料二:东欧剧变和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宣告两极格局终结,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存在的民族、宗教等矛盾暴露出来,地区冲突不断,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抬头,这些矛盾在中东、北非、东亚等地区表现冲突不断。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境内的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后来南联盟军队和警察进驻科索沃,双方矛盾激化。随后科索沃举行秘密选举,全民公决,形成了“科索沃战争”。1999年春夏,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南联盟共和国境内科索沃省的“人权”为幌子,避开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狂轰滥炸。科索沃战争给南联盟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材料四:克里米亚曾是克里木战争战场,对二战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雅尔塔会议”就在此召开,历史上与俄罗斯有着复杂的关系。克里米亚议会2014年3月17日宣布从乌克兰“独立”,申请加入俄罗斯。3月18日,俄罗斯正式与克里米亚签署加入俄联邦的条约。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称克里米亚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里米亚又回到了俄罗斯的怀抱。普京在演讲中以科索沃为例讽刺西方的双重标准,西方国家在复制科索沃的游戏,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记得国际法?在实际政治运作中,以美利坚合众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们并不喜欢国际法来,他们倾向于推行强权主义。在南斯拉夫首都上空、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也被公然撕毁,国际法在哪里?有人把普京的演说定性为揭开了美俄新冷战的序幕。
结合材料和所学之知识,请以二战以来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认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怎么解释?
材料二:
图1图2
(2)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2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是一个由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接着发生的殖民地革命很快结束了这种霸权。
——《全球通史》
(3)请举例说明“二战和殖民地革命”结束了欧洲霸权。
材料四: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根据材料四,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宗旨确立的依据。
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材料一:“以蒸汽机为龙头的工业革命,在几十年内就使英国建成了一套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大工业体系,迅速地将日不落帝国的荣耀推上历史的巅峰。但是,这套史无前例的大工业体系一旦建成,它就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加速历史的发展,从而改变大国间力量的对比,大国争霸的游戏规则也将因此而改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借助这一优势,英国在世界确立了什么地位?你认为大国争霸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经历南北战争的美国能率先开启“开始腾飞的时代”?
材料三:第三次技术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技术革命,它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之一。
(3)由材料三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中国为了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一发展机遇在科技领域涌现出许多科研人员,请你举一例说明
(4)综合上述问题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马航MH370客机(吉隆坡至北京航班、波音777-200型)2014年3月8日失联。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确认客机“终结”于南印度洋。3月17日开始,失联客机最后与卫星失去联系的两个可能区域内的国家及其他有能力提供帮助的国家共26国参与搜救。搜救的范围由中国南海区域转到北印
度洋区域,最后转到南印度洋澳大利亚西部海域。这个范围正巧是古代中国和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时所经过的地方。用于搜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在18——20世纪初发明的交通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交通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中国和欧洲的航海家及其“开辟新航路”分别指什么人和事件?
(2)适用于海上搜救的又属于18—20世纪初发明的交通工具可能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种)
18—20世纪初发明的交通工具用什么动力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而当康熙因《南山集》案震怒之下一道圣旨将作者戴名世凌迟处死,血洗牵连三百多人时,英国国会早已通过“法在王上”的法律文献,规定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从而一举消灭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125页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 “法在王上”的法律文献名称和民主政治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什么?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的英、法、美、俄、日分别通过什么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整个世界的要求”?
(3)“法在王上”的法律文献、《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所宣传的共同思想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