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彭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的部分图片。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
(2)小彭将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B‘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变化,如图丁所示,这是因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3)“在丙图中,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将 (“变大”、 “变小”或“不变”)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1)现有以下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
A.将金属块投入盛水量筒中,记下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记为Va; |
B.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记为Vb; |
C.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从量筒中取出的金属块的质量记为ma; |
D.调节好天平,用平天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尚未用量筒测体积)记为mb; |
E.将量筒盛有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记为Vc。
请选择必要的步骤,并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要求误差较小)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
(2)根据图中所示结果,将下表填写完整。
金属块的 质量(g) |
金属块的 体积(cm3) |
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cm3) |
量筒内水的体积(cm3) |
金属块的密度(g/ cm3) |
30 |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保持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用到三只阻值分别为6Ω、8Ω、12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个(10Ω,2A)、(20Ω,1A);蓄电池(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序号 |
电阻R/Ω |
电流I/A |
1 |
6 |
0.4 |
2 |
8 |
0.3 |
3 |
12 |
0.2 |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开关应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_______(选填“左”、“右”)端。
(3)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读数约为6V,出现这一故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数据如图乙所示,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V;当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关系。
(5)实验中将6Ω电阻换成8Ω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选填“左”、“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他们组选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小组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该控制__________不变.
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器材如图21,其中1、3为锰铜丝,2、4为镍铬丝,它们中的第3根横截面积为2S,其它根横截面积为S。
(1)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将导线______和导线_____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2)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将导线______和导线_____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_____________的关系,应将导线1和导线3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应放在台上,调节平衡前应将游码拨到标尺的处。调节平衡时,如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线左侧,应旋转使它向移动。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盘内,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盘中添加。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量筒内液面呈凹形,则应以凹形______为准。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_________ 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