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题。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D.蕴藏的资源数量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C.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海口的符先生到北京参加学术交流会
B.部分三峡库区的居民被安置在广东省博罗县
C.澳门居民到珠海采购货物
D.珠海的黄先生与家属“五一”随旅游团到黄山旅游

读表,完成问题

年份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出生率(%)
3.95
3.98
3.60
3.79
3.64
2.30
1.82
1.10
0.67
0.65
0.63
0.64
死亡率(%)
1.70
1.08
1.00
0.95
0.76
0.73
0.68
0.63
0.67
0.66
0.65
0.65

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

A.1950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0年

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数量减少

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判断问题。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南坡:

A.纬度低 B.相对高度大
C.向阳坡 D.迎风坡

如果全球变暖,则该山上各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难以确定

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
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从北京向西经内蒙古到新疆,沿途所见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
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景观的变化是由于

A.水分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B.热量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C.光照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D.气候条件的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