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题。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
C.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我国提出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
B.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应吸纳城乡大量剩余劳动力 |
C.城市化能使城乡居民间收入、教育程度、观念差异缩小 |
D.城市化的发展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
首都钢铁公司从北京市迁至河北曹妃甸,通过填海造陆,建成年产1500万吨的钢铁精品生产企业。
读图,回答41--42题。首钢新址曹妃甸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有利于保护环境
B.便于引进外资
C.海运便利
D.劳动力密集北京仍将保留首钢总部,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管理 |
B.便于信息交流 |
C.靠近政治中心 |
D.交通发达 |
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完成38-40题。该地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C.华北平原 | D.内蒙古高原 |
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
B.蓄水拦沙、滞洪蓄水 |
C.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
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
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水资源 | B.生物资源 | C.石油资源 | D.煤炭资源 |
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回答36~37题。材料中的A地和B省分别位于( )
A.西部经济地带 青藏高寒区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西部经济地带 |
C.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 D.东部季风区 中部经济地带 |
关于材料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A地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
B.由于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 |
C.材料中的B省的省会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四季如春 |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于宽广的山间高原 |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34~35题。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 D.为商业网点选址 |
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