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A.b(c—18)+18a和18(b—a) | B.b(c+18)+18a和18(a + b) |
C.b(c—18)—18a和18(a—b) | D.b(c+18)—18a和18(b—a) |
体外进行人体DNA复制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生成DNA,合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充足 |
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 |
C.能生成DNA,有催化DNA合成的酶 |
D.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温度 |
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 | B.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
C.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 | D.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20种 | 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
C.密码子的顺序决定氨基酸序列 |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 |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