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转移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光能→三碳化合物→糖类 | B.光能→五碳化合物→糖类 |
C.光能→ATP→糖类 | D.光能→ATP→三碳化合物→糖类 |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和分离色素,滤纸条上最终会有四条色素带出现 |
B.若滤纸条上未出现色素带,说明选择的叶片可能是黄化叶 |
C.从上到下数,滤纸条上第三色带的颜色为黄绿色 |
D.提取液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比类胡萝卜素高 |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生活着的某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下图所示状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低 |
B.a中的细胞液浓度在此时不可能大于b中液体的浓度 |
C.若b所示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则b中液体的浓度将减小 |
D.该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用显微镜时,直接用高倍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B.用台盼蓝鉴定细胞死活,被染色的细胞是活细胞 |
C.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先将甲液、乙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显紫色 |
D.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时,需要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
在环境中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光照强度(klx)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CO2(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在8.0~9.0 klx时,细胞呼吸速率不变
C.光照强度在6.0 klx时,细胞呼吸速率小于光合作用速率
D.光照强度在10.0klx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
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
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