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A.非特异性免疫 B.后天获得的
C.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最重要标志是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B.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中期最容易鉴别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
D.P是组成磷脂、ATP、NADPH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生物体内氧化所产生的代谢水,不同物质有所不同,最高者每氧化1g该物质可产生1.07ml水。骆驼体内有大量该物质,故30多天不喝水也能照常活动,则该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肝糖元

遇到危险时,母鸡会发出“咯咯咯”的叫声,野兔会用后足敲击地面发出“噔噔噔”的响声。决定动物这种“报警”行为的是( )

A.遗传性 B.变异性 C.适应性 D.应激性

分布在较高纬度的动物一般体形较大,分布在较低纬度的动物一般体形较小。如我国东北虎比华南虎大,东北野猪比华南野猪大。个体大有利于保温,个体小有利于散热。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A.抗寒性 B.适应性 C.应激性 D.遗传性

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
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