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一个△ABC,该三角形平面与电场线平行,O为三条中线AE、BF、CD的交点。将一电荷量为1.0×10-8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为3.0×10-7J;将该点电荷从C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2.0×10-7J,设
点电势为零。由上述信息通过计算或作图不能确定的是
A.匀强电场的方向 |
B.过A点的等势线 |
C.O点的电势 |
D.将该点电荷沿直线AO由A点移到O点动能的变化量 |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无规则 |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
B.在液体中小颗粒质量越小,小颗粒做布朗运动越显著 |
C.两个铅块相互挤压后能紧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 |
D.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
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
C.物体温度越高,则该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一定越大 |
D.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颗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
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1023 mol-1)( )
A.10 年 | B.1千年 |
C.10万年 | D.1千万年 |
图13-1-6是氧气分子在0 ℃和100 ℃下的速率分布图线,由图可知( )
图13-1-6
A.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
B.随着温度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
C.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增大 |
D.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