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朝鲜战争 (1950—1953) |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 |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
参与美国组织的 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 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国 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下列场景在当时可能出现的是
A.教学楼上横幅:接受祖国挑选,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 |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C.内景:考场后面张贴有“教育大革命”的标语 |
D.特写:作文题目“论‘科教兴国’” |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3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这说明
A.“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仍得到贯彻 |
B.“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各方面都领先于世界 |
C.党中央以科技和经济工作为中心,才能取得这些成就 |
D.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和勤奋是取得这些成就的重要原因 |
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坐以29万公里/秒速度飞行的宇宙飞船到太空旅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却发现刚刚回到地球的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这一现象只有用什么理论才能加以解释?
A.万有引力定律 | B.生物进化论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有文章指出:“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科技 | B.战争已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
C.现代技术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 D.现代科技在战争中能发挥重大作用 |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不能和计划经济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