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阅读右图中晚清时期外国领事馆给其本国国民颁发的护照的具体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该护照
| A.颁布的依据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
| B.证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 C.便利列强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
| D.促使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
乾隆和嘉庆时期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这种变化说明了道光年间
| A.经世思想得到发展 | B.思想控制逐渐加强 |
| C.传统文化日趋衰落 | D.“中体西用”的影响 |
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
|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
|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
|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
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②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资金雄厚
③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
④对外贸易使广东商人生意兴隆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与右图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
| A.黄道婆是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
| B.棉纺织品产量增多,丝织品产量减少 |
| C.棉纺织技术推广导致官营手工业衰落 |
| D.王祯的《农书》首倡推广棉纺织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