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评析正确的是( )
| A.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B.都是国家统一的需要 |
| C.都是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 D.都体现了权力的互相制衡 |
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
|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
| C.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
| D.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
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③政府的大力支持④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⑤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
|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梁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大跃进”运动 | D.三大改造运动 |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 )
| A.商业 | B.农商并重 |
| C.农业 | D.重农抑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