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1、读图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特征 |
相同点 |
|
不同点 |
|
|
气候类型 |
甲为 ;乙为 |
2、该区域为世界典型的水稻种植区,分析该区域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条件?
3、分析乙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流量、流速、结冰期、水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乙处河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保持和挖掘现有土地资源的潜力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下表是“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相关资料”,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地区 |
A地区 |
B地区 |
|
经纬度 |
117°E,38°N |
114°E,26°N |
|
海拔高度 |
3~5米 |
500~800米 |
|
面积 |
8 100km2 |
20 000km2 |
|
气 候 要 素 |
1月均温 |
-6℃ |
6℃ |
7月均温 |
27℃ |
28℃ |
|
年降水量 |
600 mm |
1 350 mm |
|
7~8月降水 |
452 mm |
181 mm |
|
4~6月降水 |
27 mm |
853 mm |
|
森林覆盖率 |
12% |
42% |
|
人口密度 |
278人/km2 |
103人/km2 |
(1)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答案填在表格中:
A地区 |
B地区 |
|
地形单元 |
||
气候 |
||
农田类型 |
||
作物熟制 |
两年三熟 |
一年两熟或三熟 |
主要粮食作物 |
(2)A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从土壤方面考虑)
(3)从保持和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看,B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城市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A |
-3.5 |
-1.3 |
4.9 |
13.1 |
18.8 |
23.5 |
25.9 |
25.9 |
21.4 |
14.8 |
5.5 |
-1.0 |
B |
7.2 |
9.5 |
11.3 |
14.2 |
18.2 |
22.7 |
26.7 |
26.7 |
23.6 |
18.5 |
11.2 |
7.3 |
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6月17日中国网报道,北京自2001年起,7年来按照《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外围进行生态屏障建设,使全市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呈现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材料二某一朝代北京城市示意图
(1)在封建社会,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是服从于的需要。材料二图中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着和呈对称分布,这充分体现了。
(2)由材料二可知,北京扩大了用地,体现了(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3)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还提出构建“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新城市空间格局。其中“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如中心商务区、奥运公园、中关村等综合服务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北京市设立“多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交通压力 B.吸引农民进城 C.减少北京市人口 D.控制北京市产业的发展
(4)北京市修编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的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
①城市中心区的衰落②交通拥堵严重③住房拥挤④环境质量日益下降⑤城市缺乏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下图为黄河中下游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附近的某城市平面图,该城市人口在40万以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A、B、C三地选择地建大型飞机场合适,理由是。
(2)E、F、H三地选择地建高科技工业区合适,理由是。
(3)图中①一⑨工业基地有一处布局明显不合理,图中数码代号是理由是
。
(4)中国加人WT0后,该城市抓住发展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该市原有工业部门中应加快发展,理由是。
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该指标2000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类)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 |
发达国家 |
|
城市化进程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