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上海市1950~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读图回答题。
[备注:图中纵坐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应改为“(‰)”]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上海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期是( )
A.20世纪60年代 | B.20世纪7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
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①失业人口增多 ②人口老龄化 ③住房紧张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材料一: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根据规划,2008年黄河之水可调入北京,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建成后长江之水也可调入北京。其供水范围将达到5 876平方千米,覆盖北京平原地区的90%。
材料二: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起点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为
A.湘江 B.嘉陵江 C.汉江D.赣江
(2)中线工程从丹江口到北京沿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地区为
A.鄂、豫、冀、京
B.陕、豫、冀、津、京
C.鄂、豫、晋、冀、京
D.鄂、陕、豫、冀、京
(3)关于中线工程及沿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中线工程经过的地区主要是中部经济带,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B.中线工程由地势二级阶梯向三级阶梯流,故可顺流
C.中线工程跨我国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因此水蒸发量大
D.中线工程主要是解决华北平原农业用水不足
据新华社消息:200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产,全线正式实现商业运营。下列城市不能受益的是
A.郑州 | B.南京 | C.济南 | D.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