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周年。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 )
A.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 B.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
C.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 D.与用工单位协商谈判 |
今年以来,在我国工业经济领域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持续蔓延且加深的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之“殇”,这充分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固有弊端。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
A.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择手段 |
B.价格涨跌→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 |
C.供求失衡→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两极分化 |
D.信息不全→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一哄而上 |
中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但仍是一个技术和知识产权净进口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80%的芯片都要靠进口。这启示我们要()
A.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 B.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根本基点 |
C.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 | D.实施以本土市场换国外技术的战略 |
12月18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正式签署,这意味着港澳资企业进入广东,将享受国民待遇。这也是我国入世的庄严承诺,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 )
A.非歧视原则 B.透明度原则 C.自由贸易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人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从而制约了消费的增长。这表明()
A.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
C.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 D.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
2014年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 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节点回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短短30余年让6.6亿人快速摆脱贫困,被誉为“中国奇迹”,中国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增加居民消费 | B.优化资源配置 | C.增加财政收入 | D.促进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