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
(2)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大小为_________A。
(3)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_______V。
(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
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做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方向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A,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W。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过程 |
木块对木板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滑动摩镲力/N |
甲 |
5 |
2 |
2 |
乙 |
5 |
2 |
2 |
丙 |
7 |
2.8 |
2.8 |
①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
②比较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如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选择A、B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8cm,则蜡烛B与A相距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此时的大气压(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度/℃ |
4 |
2 |
0 |
-2 |
-4 |
-6 |
-6 |
-6 |
-6 |
-6 |
-8 |
|
状 态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 |
固 |
(1)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