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遵旨筹议总理衙门购买外国船炮时,再度申说了其“造炮制船”的主张,表示:“至恭亲王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已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待。”
——《曾国藩全集》
材料二:1957年,苏联提出十五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也提出中国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英国。但总路线公布以后,一再加快赶超速度,先改为七年赶上英国,后又改为三年赶上英国。为了完成钢产量的任务,全国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几千万人上山炼钢,小高炉遍地开花。
材料三: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败得失和现代化化建设成就的影响这个问题上,国外学者大致有三种看法:①中国改革是成功的,有些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奇迹论”;②中国改革不成功,有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崩溃论”;③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国力提升迅速,但缺乏透明度,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威胁论”。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曾国藩等洋务派开启中国近代化大门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历史背景,指出当时中国现代化建设赶超英国的“大跃进”是否可行?为什么?结果如何?
(3)试以“中国奇迹论”或者驳斥“中国威胁论”的相关史实加以佐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 这首词涉及到了哪一历史时期哪一场战争?
(2) 这场战争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3) 这场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2) 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3) 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BC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百位名人录》中名列前十位。请回答:
(1)他是谁?是什么时期的人?
(2)他创立了哪一学派?其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
(3)作为思想家,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作为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教育主张,你能说出两点吗?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谁建立的?
(2)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格局,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削弱封国势力的?
(3)西汉又是通过建立哪个机构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