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夺,李鸿章感叹中国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非改革不足以生存。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他“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
A.洋务运动 | B.百日维新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 )
A.赔款4.5亿两白银 | B.拆毁大沽炮台 |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19世纪60~70年代,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并率军进入新疆,痛击阿古柏侵略军的是( )
A.林则徐 | B.李鸿章 | C.左宗棠 | D.冯子材 |
在和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马关条约》中新的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是( )
A.赔款 | B.割地 | C.开辟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 |
19世纪末,一位诗人曾经赋诗“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的写作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破产 | B.《马关条约》的签订 | C.北洋舰队的覆没 | D.公车上书的失败 |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
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 B.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 |
C.开放通商口岸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