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夺,李鸿章感叹中国碰上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非改革不足以生存。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他“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
| A.洋务运动 | B.百日维新 |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的历史贡献是()
| A.修建了都江堰 |
| B.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
| C.修建了长城 |
| D.开创了“三星堆”文明 |
铁制农具在我国出现的时间()
| A.原始农耕时代 | B.夏商时期 |
| C.春秋时期 | D.战国时期 |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 长征》:“红军不败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C.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 D.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红军长征途中越过了千山万水,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强渡大渡河②巧渡金沙江③四渡赤水河④翻过大雪山
| A.③②①④ | B.③④②① |
| C.③①④② | D.③①②④ |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 |
|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