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
|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
|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
|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
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两个生产部门”是指( )
| 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 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 |
| 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 D.农业和工业 |
对于英美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 )
| A.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
| B.政府的干预过于直接 |
| C.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
| D.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①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 ②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 ③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④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 )
| A.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源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 | |
| B.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消费不足的弊端 | |
| C.解决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 | D.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干预和调节 |
新政的实施带来美国国库每年60亿——70亿美元的亏空,并且仍有700多万人失业,14%的人口靠九月机过活。从1937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又走向衰退。1937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几近崩溃,被称为“黑色星期二”。这表明( )
| A.罗斯福新政对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毫不起作用 |
| B.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办法 |
| C.资本主义制度必将灭亡 |
| D.罗斯福新政是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