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表可见,汉代察举制( )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官僚子弟 |
富豪 |
平民 |
贫民 |
69.6% |
6% |
15.7% |
8.7% |
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
2009年12月,在烟台莱山区发现一块牌匾,长约两米,宽近一米,四边精刻龙形图案,中间刻有“奉天诰命”四个大字,牌匾左右雕刻文字为“诰赠昭武都尉候选都司、封朝议大夫候选同知加一级李九龄……道光十年御赐”。这能够用于研究()
A.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 B.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
C.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 D.隋唐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
“夏朝设秩序,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土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 |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
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 D.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是影响近代欧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各项中史实与观点的对应正确的是
A.15世纪的文艺复兴——“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 |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宗教是迷信” |
C.17世纪的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 |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古典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的”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 D.因信称义,致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