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
|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 D.“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
“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利 |
| B.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
| 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
| D.美国、日本争夺对华控制权 |
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已经不可救药 |
|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
|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 |
|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本性 |
|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
| 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
|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
| D.活动时间的长短 |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①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或改革
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