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不包括

A.欧洲共同体形成
B.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图4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

A.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
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

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