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有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
A《唐璜》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天鹅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设立刺史制

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战国初期,传统社会组织解体。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农民失去氏族(贵族)保护,当生产失调、生计无着,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

在中国来说,姓氏代表着派阀和血统,也是决定结婚与否的重要依据,所以非常受重视,
但古人的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更改的,如郑成功又被时人称为“国
姓爷”,他改姓的缘由是

A.因收复台湾被康熙赐封“国姓爷”称号 B.为逃避清军迫害而改姓
C.因抗清支持明政权被明隆武帝赐姓朱 D.因自建证券而改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