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010年1月18日电:一股凶猛寒潮正扑向新疆,尔后这股强冷空气将裹挟大风、剧烈降温和雨雪,自西向东先后横扫中国西北和中东部大部地区,这些地区气温将普遍下降8至12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8至22度。气象专家说,此次寒潮具有气温下降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范围大等特点。据此回答题。关于寒潮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强冷空气南侵 | B.冷锋南下 |
C.气旋过境 | D.反气旋过境 |
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
A.秋季和春季 | B.冬季和春季 |
C.秋季和冬季 | D.初冬和秋末 |
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著名学者帮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回答下题。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密集区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 B.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
C.低纬高原比平原多 | D.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
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为
A.①城市化水平高 | B.②农业历史悠久 |
C.③人口增长率高 | D.④世界工业化最早地区 |
2014年11月18日,车头上标着“首趟义乌-马德里专线”的货运列车专线从浙江义乌出发,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等8个亚欧国家,全程13052公里,共行驶21天,到达了终点马德里站。走船运的话,从义乌走到马德里基本要走35-40天。一条中欧之间的“新丝绸之路”又被开辟出来了。读图回答下题。该“新丝绸之路” 沿途景观能较好的体现
A.纬度地带性规律 | B.经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该货运列车出发时装的货物可能有
A.大宗的鲜花 | B.欧洲人爱吃的牛肉 |
C.组装好的苹果6手机 | D.圣诞节的玩具礼物 |
该货运列车在行驶时段
A.起点和终点的正午日影一直变长 |
B.起点和终点的白昼一直变长 |
C.起点和终点都是少雨季节 |
D.起点和终点都是多雨季节 |
PM2.5指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其中人为源的危害较大。下图为2014年度“人口-GDP与PM2.5浓度分布图”,图中4个圆圈分别表示杭州、广州、北京和上海,圆圈越小表示pm2.5浓度越低。读图完成下题。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多,PM2.5浓度越高 |
B.GDP越高,PM2.5浓度越高 |
C.纬度越高,PM2.5浓度越高 |
D.北京PM2.5浓度高于广州 |
杭州的PM2.5浓度却比上海、广州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杭州汽车保有量比上海广州多 |
B.杭州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
C.杭州的工业比上海广州发达 |
D.杭州的气候比上海广州干燥 |
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下题。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 B.人口分界线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
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 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
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 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 |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是
A.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
B.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迅速下降 |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
D.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
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