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季,西南5省面临世纪大旱,5 000多万人受灾。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 000万人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题。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 |
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 |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
此次干旱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A.棉花、甜菜 | B.春小麦、花生 |
C.水稻、油菜 | D.玉米、大豆 |
读下图,回答11~12题。若此图表示极点俯视图中地球上的风带分布,则表示南半球风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此图表示的是天气系统,那么能够正确表示冬季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4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并完成。
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与我国梅雨季节相对应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一架飞机在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飞行员的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即可判定该飞机()
A.顺风飞行 |
B.逆风飞行 |
C.在西风带中飞行 |
D.风从北侧吹来 |
下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的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
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
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
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异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
若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的气流运动,则代表的典型季节为()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 |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
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