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据此回答题。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从农业市场的技术条件来看

A.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科技水平较高
B.阿根廷的牧牛业科技水平最低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水平先进
D.墨累-达令盆地科技水平较低

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C.劳动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下图示意1995~2005年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示信息可推测,在1995~2005年间我国

A.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加
B.城市总人口数明显减少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

图示趋势可能导致我国城市

A.老龄化严重 B.热岛效应加剧
C.就业压力增大 D.土地供应紧张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离心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所示内容排列正确的是

A.甲——地价上涨 乙——交通拥挤 丙——各类产业迁出
B.甲——交通拥挤 乙——地价上涨 丙——各类产业迁出
C.甲——各类产业迁出 乙——交通拥挤 丙——地价上涨
D.甲——地价上涨 乙——各类产业迁出 丙——交通拥挤

图示现象可能导致

A.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 B.城市化水平将不断下降
C.城市用地向外扩展,出现卫星城 D.中心商务区逐渐向郊区迁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