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 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2)结合b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3)结合C图与材料,分析乍得湖面积变化的原因。
(4)面对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甲中①农业区是河套平原,影响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1分)
(2)图乙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什么?相对于图甲所示地区其生产的最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什么? (2分)
(3)比较包头钢铁企业和宝山钢铁企业各自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4)图甲所示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读珠江水系和珠三角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今年6月30日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中亚—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贯通送气,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过我国新疆等地,可以直达广东珠三角。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珠江的水文特征。 (4分)
(2)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使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试分析珠三角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三角发展的意义。(3分)
阅读材料及“七城会”吉祥物“鄱鄱”图, 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简称“七城会”)将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开幕式举办日为2011年10月16日,闭幕式举办日为2011年10月25日。
材料二:“七城会”吉祥物取名,表示庆祝本届盛会在美丽的鄱阳湖畔——南昌举行,体现本届运动会是公平公正、纯洁和平、吉祥向上的盛会,并祝愿全国城市生活和体育事业繁荣昌盛。
材料三:“七城会”:主题口号 “红色英雄城,绿色七城会”。 在南昌举办“七城会”也体现出“共和国体育回故乡”的深刻含义,因为“红色故都”瑞金曾举办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届体育运动会。
(1)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生态功能有哪些?(6分)
(2)“七城会”期间,江西红色旅游将成为经济增长点之一。“红色故都”瑞金游客人数将大幅增加。简述制约瑞金旅游业发展的因素?(4分)
(3)在“七城会”期间,江西省的“红色旅游”对本省经济的积极作用。(4分)
(4)若有外国游客离开南昌前往上海再取道京沪线从北京回国,京沪线沿途经过的世界遗产地有哪些?(4分)
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6分)
(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A、B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4分)
(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
较小的原因。 (4分)
(4)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6分)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用实线按走向画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并标注名称。
(2)甲地区自然特征可概括为;乙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3)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4)甲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是:(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的角度作答)。甲地区水资源分布状况为:,为了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调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