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2.5 |
20.1 |
18.5 |
16.2 |
14.6 |
12.3 |
11.4 |
13.4 |
14.7 |
15.3 |
17.8 |
20.1 |
降水量(mm) |
8 |
5 |
10 |
50 |
78 |
91 |
98 |
51 |
49 |
40 |
25 |
14 |
下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图中②城市附近的广阔海域为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其主要运输货物是
A.石油 | B.棉花 | C.煤炭 | D.粮食 |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使农作物受损,甚至死亡的气象灾害。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下题。
纬度 |
23.5°N |
30°N |
40°N |
45°N |
霜期时长 |
5天 |
15天 |
55天 |
105天 |
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 B.地面辐射弱 |
C.微风 | D.大气逆辐射强 |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因为它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处 |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处 |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题。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断层 | B.背斜 |
C.向斜 | D.褶皱 |
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