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⑴材料中提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这主要是因为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哪两场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⑵材料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⑶据材料回答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⑷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读图题:
1.以上两幅图片中的人物为中东和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左图中间的人物是。右图左边的人物是,中间的人物是,右边的人物是,这三人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1)这句话出自何人?为什么说“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
(2)今天印巴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3)这一事件对印度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非洲共有45个国家获得独立,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独立的3个国家——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埃及,以及1951年独立的利比亚、1980年4月18日独立的津巴布韦(罗得西亚),非洲独立国家达到50个。——摘自王春良《世界现代史》
回答问题:
(1)为什么20世纪后半期,非洲国家普遍获得独立?
(2)非洲独立运动有何伟大意义?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2.3.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3分)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3分)
(4)新政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