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荒漠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据统计,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是引起荒漠化的根本原因 |
| B.持续干旱促进了荒漠化的进程,所以气候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
| C.疏松的沙质地表、集中而多大风的天气日数、干旱的天气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 |
| D.松散的地表物质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大风吹扬极易形成流沙,而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则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大大增加 |
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
|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
| C.岩石圈、地幔、地核 |
| 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
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
|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
| C.④和③传到①时,波速明显减小 |
| D.①②之间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
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幔和地壳 | B.岩石圈和地壳 |
| C.地幔和地核 | D.地壳和地幔 |
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
| D.黄赤交角的存在 |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及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秋分 | B.乙是夏至 |
| C.丙是春分 | D.丁是夏至 |
当地球由甲到丙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昼渐长,夜渐短 |
| B.昼渐短,夜渐长 |
| C.先是昼渐长,夜渐短;然后昼渐短,夜渐长 |
| D.先是昼渐短,夜渐长;然后昼渐长,夜渐短 |
我国某企业将于北京时间2015年1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23.95°S,46.64°W)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 A.2015年1月1日19时 |
| B.2015年1月2日8时 |
| C.2014年12月31日21时 |
| D.2014年12月31日5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