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乙炔与苯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 2C2H2(g) + 5O2(g)
4CO2(g) + 2H2O(l) + 2600 kJ
② 2C6H6(g) +15O2(g)
12CO2(g) + 6H2O(l) + 6590 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mol C2H2(g)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热大于2600kJ |
| B.2mol C6H6(l)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热小于6590kJ |
| C.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C2H2(g)与C6H6(g)完全燃烧,C6H6(g)放热更多 |
| D.C2H2(g) 三聚生成C6H6(g) 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
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mL 0.5mol/L MgCl2溶液 | B.200mL 0.25mol/L AlCl3溶液 |
| C.50ml 1mol/L NaCl溶液 | D.25ml 0.5mol/L HCl溶液 |
在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卤素离子,往甲中加淀粉和氯水,则溶液变为蓝色,再往丙中加淀粉和氯水,无明显现象。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I-、Cl- | B.Cl-、I-、Br- |
| C.I-、Br-、Cl- | D.Br-、Cl-、I- |
下列微粒中只具有还原性的是()
| A.Cl- | B.Cl | C.H+ | D.H2O |
当周围空间不慎有大量氯气溢出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
| A.NaOH | B.KI | C.NH3?H2O | D.Na2CO3 |
为了在实验室制得不含氯化氢的干燥的氯气,正确的净化顺序是()
| A.第一步通过浓硫酸,第二步通过无水氯化钙 |
| B.第一步通过碱石灰,第二步通过浓硫酸 |
| C.第一步通过饱和食盐水, 第二步通过无水氯化钙 |
| D.第一步通过水,第二步通过氧化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