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
A.YyRr | B.YyRR | C.yyRR | D.yyRr |
某生物小组探究果实中不同浓度的乙烯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乙烯能调节细胞的呼吸速率,从而促进果实发育 |
B.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值不断增大 |
C.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出现的时间提前 |
D.乙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
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直立生长、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
B.甲向左弯曲、乙向左弯曲、丙向左弯曲 |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
D.甲不弯曲、乙向左弯曲、丙向右弯曲 |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有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
B.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
C.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中无递质 |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