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回答题。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段颁奖辞突出肯定了莫言的创作
A.借鉴了西方文学的创作手法 | 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 |
C.继承并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 | D.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
莫言获奖后表示:“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描写人的生活。”对莫言的话理解错误的是
A.文学创作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 B.只有踏实勤恳才能写出好作品 |
C.中国独特的文化是其创作源泉 | D.人的丰富情感是文学创作动力 |
我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意味着我国的文学作品得到世界的欣赏与肯定。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说:“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中国和世界吗?莫言作品中的文学力度压过大多数当代作品。” 对“曾有如此的文学浪潮席卷中国和世界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 B.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交流与传播 |
C.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 | D.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表明
①民间艺术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源泉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人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 B.千虑一得 | C.百感交集 | D.三人成虎 |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其蕴含的哲理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B.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D.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
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结果。徽州村落的选址“相其阴阳向背,察其山川形势”,以臻天时、地利、人和诸吉皆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徽州村落选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
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C.适应而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选择 |
D.要依据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
乔羽、谷建芬等13位中国著名词曲作家联合发表声明,要求自2011年1月5日起,所有非公益性、商业性演唱活动涉及自己作品的,必须征得相关作者的书面授权许可并支付相应报酬,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上述主张()
①符合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要求②符合“取之有道”的金钱观③更能体现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④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不利于公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和稳定市场价格工作。下列属于运用经济手段应对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是
①设立价格违法举报电话②依法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③对低收入家庭发放价格补贴④中国人民银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