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设计了一节实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废旧电池中回收碳棒、MnO2、NH4Cl、ZnCl2等物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如图为干电池的基本构造图。干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的作用是除去正极上的产物H2,该反应方程式为2MnO2+H2=Mn2O3+H2O。
(2)锌皮和碳棒的回收用钳子和剪子剪开待回收的干电池的锌筒,将锌皮和碳棒取出,并用毛刷刷干净,将电池内的黑色粉末移入烧杯中。
(3)氯化铵、氯化锌的提取、检验和分离
①如何从黑色粉末中提取NH4Cl和ZnCl2等晶体的混合物?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晶体中含有NH。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________的方法可将NH4Cl和ZnCl2的晶体混合物分离开。
④最后剩余的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有炭黑和有机物等。可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杂质,该实验中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起始滤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2)试剂I的化学式为,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试剂Ⅱ的化学式为,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
(4)试剂Ⅲ的名称是,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列式并计算结果)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型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c为;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
(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型的是,非直线型的是(写两种);
(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离子晶体的是,金属晶体的是,分子晶体的是;(每空填一种)
(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有2.8g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0.15molCO2和1.8gH2O,A的质谱图如右图所示:已知:(X为卤原子,M为烃基或含酯基的取代基等),由有机物A合成G(香豆素)的步骤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写出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 ;F→G 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A和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的结构简式为 。
(5)二氢香豆素( )常用作香豆素的替代品,鉴别二氢香豆素和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需要用到的试剂有:NaOH溶液、 。
(6)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Ⅰ. 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 Ⅱ.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
Ⅲ. 能发生水解反应,不能与Na反应;Ⅳ.能与新制Cu(OH)2按物质的量比1:2发生氧化反应
(7)又知: (R,R′为烃基),试写出以苯和丙烯(
=CH—CH3)为原料,合成
的路线流程图如下:
步骤①的反应条件和试剂____________,步骤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P的结构简式。
X、Y、Z、W、M、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六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三种为气体,三种为固体。X与M,W与Q分别同主族, 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且X能与Y、Z、W分别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W、M、Q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M和Q可以形成化合物M2Q,写出M2Q的电子式 。
(3) Z、W、Q三种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沸点最低的是。(用分子式表示)
(4) W的一种氢化物含18个电子, 该氢化物与QW2化合时生成一种强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
(5)由X、Z、W、Q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由X、Z、W、Q四种元素组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A,已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的浓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且能使氯水褪色,写出A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分子式为X2Y2W4的化合物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K+)> > > >c(OH-)。将2mL 0.1mol/L X2Y2W4的溶液和4mL0.01mol/L酸性KMnO4溶液混合,发现开始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后溶液迅速褪色。解释原因。
(14分)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混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强1.0×105 Pa、反应时间3 h):
T/K |
303 |
313 |
323 |
353 |
NH3生成量/(10-6mol) |
4.8 |
5.9 |
6.0 |
2.0 |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O(1)==2NH3(g)+O2(g)△H=+765.2 kJ/mol (I)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内的坐标系中,画出反应(I)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日生成量的建议:。
(3)写出工业上用H2和N2直接合成NH3的化学方程式,设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 N2(g)和1.60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物质的量之比)为4/7。计算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不要求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