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平衡CO2(g) CO2(aq) ΔH=-19.75 kJ·mol-1,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升温增压 | B.降温减压 |
C.升温减压 | D.降温增压 |
在1981年才第一次制得卤族元素的第五个成员砹,根据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预料到砹有下列性质:
(1)砹在室温下的状态是体,颜色比碘,它夺电子能力比碘,(填“有”或“没有”)挥发性,并(填“溶”或“不溶”)于四氯化碳。
(2)AgAt的颜色比AgI,溶于水,HAt的稳定性比HI。
(3)单质砹是卤素中的氧化剂,而砹离子是卤族中的还原剂。(填“最强”或“最弱”)
下列试剂能鉴别NaCl、NaBr、NaI三瓶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AgNO3和稀HNO3 | B.氯水和CCl4 |
C.石灰水 | D.碘水和淀粉 |
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它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Br+H2OHBr+HIO。则下列关于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Br是共价化合物 |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
C.IBr与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IBr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Br、NaIO和H2O |
卤族元素随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B.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
C.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
D.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
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发生反应:2KClO3+I2====2KIO3+Cl2↑。由此可以推断下列相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还原性:I2>Cl2 |
C.非金属性:I2>Cl2 | D.氧化性:KClO3>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