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化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些年来,由于重视不够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有些文艺作品和演出脱离生活实际,有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盛行,腐朽和错误思想滋生等等。
材料二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
材料三 针对农村存在的“小农意识”“唯利是图”和“诚信不良”等落后的农民思想状况,某村村支部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建设和谐农村文化”活动,把农民思想道德作为主攻方向,树立以“礼、诚、和、仁”为目标的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新风尚。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假如你是该村的成员,就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谈谈你准备如何做?
材料一
注: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在图二中画出印度的单位GDP能耗量柱状图,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2)有人说,“建设生态文明责任主要在政府”。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对此加以评析。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领域的奢靡之风表现比较突出,中国人仅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8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额已经突破了700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如果任由上述风气蔓延,不仅会浪费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也会侵蚀掉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党员千部带头厉行节约、弘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良好的党风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1)运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上述举措的合理性。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弘扬艰苦奋斗作风的意义。(12分)
(3)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为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提出合理化建议。
(4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上个世纪末,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不少体制性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存在多种形式的行政垄断,一些部门在非自然垄断环节限制竞争,从而妨碍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和完善;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还不完善,对市场的监管不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也远未到位等等。这说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存在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代替过去沿用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新的提法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作用表达得更加明确,更加鲜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新提法、新论断,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为进一步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提出的新指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要怎样履行经济职能?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日下午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材料三: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发挥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推动汉语走向世界,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和平友谊、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和当地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特色文化交流活动,努力适应各国汉语学习者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创新无处不在,在教材与文化读本的编写与开发方面,孔子学院总部出版了与45种语言对照的核心教材,向136个国家配送和销售教材图书1200多万册,支持驻各国的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并将50种教材动漫化。推广中华文化优秀产品,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积极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实践。并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平台,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海外华侨华人把孔子学院看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并把它当做子孙后代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场所。
(3)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有关知识列举此次学习可能涉及的的相关内容。
(4)结合材料三,说明教育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万面的规定性,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近年来,出国旅游体闲度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游客不又明现象却时有发生,备受诟病。有人说,每一位外出旅游者都是一张移动着的“中国名片”,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应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及好的国民形象。
阅读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公民如何做好移动着的“中国名片”。〔8分)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也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
材料一 阶梯水价是我国水价改革的方向。除样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俗称。实行阶梯水价,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
注:表中居民生活用水量,以4 口及4口以下家庭为单位第一阶摊用水量原则上按履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三类用水价格较改革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某市实行阶梯水价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发展活力。
(2)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三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到1992年十四大“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2002年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再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使市场确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的不断深化。在《生活与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原理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结合材料三,从上述主要原理中任选一个,论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现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