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乙酸乙酯(乙酸)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分液 |
| B |
NH3(H2O) |
浓硫酸 |
洗气 |
| C |
KCl固体(I2) |
KOH溶液 |
加热 |
| D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等pH值的氨水、KOH溶液、Ba(OH)2溶液中: c(NH4+)=c(K+)=2c(Ba2+) |
B.0.1 mol/L 的 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 c(Na+) >c(OH-) >c(H+) |
| C.常温时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c(NH4+)+c(Na+)= c(SO42-) |
| D.将1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 0.1 mol/L盐酸中: |
c(Na+)>c(Cl-)>c(HCO3-)>c(CO32-)
常温下,将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 实验编号 |
c(HA)/mOl·L-1 |
c(NaOH)/m01·L-1 |
混合溶液的pH |
| 甲 |
0.1 |
0.1 |
pH=a |
| 乙 |
0.2 |
0.2 |
pH=9 |
| 丙 |
C1 |
0.2 |
pH=7 |
| 丁 |
0.2 |
0.1 |
pH<7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9 B.在乙组混合液中c(OH-)一c(HA)=10-9mol/L
C c1=0.2 D.在丁组混合液中c(Na+)>c(A—)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O32—是还原剂 B:Y的化学式为Fe2O3
C:a="4" D:每
有1mol 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8: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的离子半径大于W的离子半径 |
| B.RHn,在同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低 |
| C.Q与W的原子能形成非极性分子 |
| D.在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中单质T不溶解,说明未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
③明矾、石膏、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 ④盐酸、漂白粉、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⑤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⑥植物油、直馏汽油都可与溴水反应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⑤⑥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