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东坡》,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分)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欣赏下列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①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②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思(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对后面的抒情有什么作用?
有人评价最后一句“春日偏能惹恨长”有“避平见奇之妙”,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歌第二联情景交融,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修辞和情感两方面阐述其共同点。

阅读下面的古诗。
偶题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